《味觉的旅行》(作者:祖菊芳)

发布时间:2010/6/29 15:49:15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我对一地的记忆,除了山水建筑之外,往往无限眷恋于那里风味独特的美食,在城市与山水之间行走,对我来说,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舌尖的探险,味觉的旅行。

四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我曾三次入川,从水陆空不同视角领略过川府大地的美丽丰饶。在那里,我曾坐游轮,从重庆经三峡顺江而下,四天五夜,且停且走,悠悠闲闲。途经丰都,明媚的五月天,在鬼城阴森幽暗的冥府,被四处飘荡的幽灵,吓得汗毛倒竖、魂魄出窍。回到船上,眼看着一个三岁的小孩戴着鲜血倒流的鬼面具,把他年轻的母亲当场吓哭。在那里,第一次坐飞机,由成都返回合肥,两小时旅程,我趴在一只纸袋上翻江倒海得抬不起头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原来是这么不托底,连胃也那样焦虑不安地痉挛。

当然,这些不过是小插曲,关于这里最热辣、最隆重的记忆,还是附着于味蕾的那些麻麻辣辣的味觉体验,历经数载,依然鲜明地刻在舌苔上。

我是个清淡饮食者,在都江堰,见一桌菜上来,全都泛着红光,心里已经惧了三分,就连炒青菜,也是“一城山水半城诗”的做法,红灯笼似的辣椒挂了半壁江山。我端坐桌前,举箸不定,不知筷子该落向哪里,到底还是架不住殷勤的招呼,筷子伸出去的时候是豁出去的心情,就当是一场舌尖的探险又如何?总要尝试一下吧!

果然厉害,一餐饭吃下来,除了满嘴的麻,食而不知其味。于是,十天的旅行,仿佛山山水水里都渗着花椒,我被麻辣与饥饿反反复复地折磨着,痛苦不堪。好在,还有水果这种东西可以果腹,这里的水果和辣椒一样丰盛,也和辣椒一样优质,尤其红心猕猴桃,多年以后想起来,那种滑润与甜爽仍然在舌尖依恋着。

尝够了川菜的麻辣,再吃粤菜就感觉温和多了。这里吃的氛围尤其浓厚,一大清早,酒店里面已是熙熙攘攘、宾客满座,美其名曰:吃早茶。早茶奉上来了,也没见特别,倒是点心名目繁多,一小碟一小碟地装着,琐碎而精致。明明就是吃早点,却偏要说成吃早茶,显得那么讲究,那么有渊源感。

但是,渊源归渊源,广东人生猛起来,也是无人能及的。去过一个“狗猫羊”店,活的狗猫羊就圈养在大大的院子里,现宰现烹。天地良心,除了羊,我从没想过阿猫阿狗这类东西,也可以摆上餐桌。彼时虽是春节,但南方的正月温暖如春,我穿着单薄的裙子,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下箸,很是担心这狗肉吃下去会不会流鼻血。当然,猫肉就更不敢染指了,总觉得猫是夜精灵,我很怕死去的猫咪,会化作一缕不散的冤魂,在某个晚归的夜里,突然无声息出现在我面前,眼里射出幽怨的蓝光。一念及此,周身寒冷。

比较之下,江苏、上海一带的口味就婉约得多,菜总是微甜,饭总是软糯,就像吴地的方言一样,柔若无骨。

在周庄,印象最深的就是“万山蹄”,据说,那是江南首富沈万山每晚必吃的一道菜,果真是色泽晶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食之齿颊留香。到底孕育过江南首富啊,周庄虽为水乡,却少些轻烟淡雾的清幽之气,过于繁华和热闹了,就像这万山蹄膀,丰腴而肥美。

在西湖,满桌香甜的饭菜都记不得了,惟稻草鸭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整只鸭子香酥可口,连骨头也是酥脆的,入口即无。关于西湖,白娘子许仙也好,法海也罢,断桥会也好,雷峰塔也罢,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斗争,均与我有着天上人间的距离,都不足以让我付出真切的同情与憎恶,于是,关于西湖最活色生香的记忆,全都凝聚在了那只让人无限怀念的稻草鸭……

池州市公司 祖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