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君子有多难》(作者:蔡云)

发布时间:2010/4/19 10:27:57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多年来我一直也很尊崇国学,尤喜易经,然才学粗浅,从不敢妄加评论,翻阅古书,也上网查了资料,这句古文有很多种的释义,唯以下这种理解最为通俗: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韧,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意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在清华学府作了一篇题为《君子》的演讲,大师所兴仰的 “君子”是中国传统的人格标准,并认为只有英文GENTLEMAN与之相吻合。他吸收《中庸》等儒家的思想优秀成分,曰: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于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大师把“自强不息”发挥到战胜自我的极致,使原文的内容更为丰满和精彩。
  学生时代我也曾浮浅的把这句古文作为自己的励志铭,而今人到中年,在经历过很多的挫折与失败、磨难与沮丧以后,对其中的意义有了一个更深层义的体味,做君子有多难?
  一路走来,人生的种种历练,事物的种种因果,大到职业归划,工作方式,小到家务琐碎,婆媳关系等等,这其中的德与物,是与非,成与败,靠的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的支撑,生活中无不处处体现了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的有关人生哲学、发展哲学最经典的内涵和集粹,显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细想人这一生做一个君子其实也很难。
  2010年我所在企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打破专营后企业的发展道路如何,而一个小小的我又如何生存,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用一句话来说,活了这么多年,成长在垄断企制的安乐窝里,而我从不曾好好做过规划设计的职业人生这一课题。
  2010年先生也因工作的变动而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他每天似乎都在努力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并努力要把那帮被定义为差生的学生培养成好学生,并为此他昼夜操劳,不得好好休息,且一日比一日的烦躁与焦虑。还有小女的教育,双方老人的赡养,各中的艰难和辛酸真得是无以言说,真可谓是人到中年,辛苦而恣睢。
  然而逆境时该来得还是要来,我们无法藏匿,更不能选择逃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国学的精华,也是为人立志的根本。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我们唯有选择性自强自救,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奋进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要有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我们要一心装满国家、企业的发展和强大,一手撑起家庭的幸福和安宁,这才能称得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吧!
  做君子有多难?难就难在每时每刻的坚持,还有无私无畏的付出。所以,这不只限于 “自强不息”,还要不能忘记君子“厚德载物”的传统。我们身而为人,为社会公民,为人子女,为人父母,都要处处自省,自我调整,时时自觉地以自然、社会的规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天行健,天也必助自助者,只要我们从未失去过正义和高尚,从未失去过勇气和信心,从未失去过信任和关爱,我们就能勇敢地应对挫折与挑战,真诚地面对失败与伤痛,只要我们具备君子的品格和心智,拿出君子的气节和风范,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惧怕和犹疑;还有什么风花雪月的困惑和痛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愿以此与我相知相守多年的爱人、还有我相伴相行多年的同仁们共勉。
 
(马鞍山盐业 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