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作者:曹林)

发布时间:2009/12/24 10:15:38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提起读书,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
  小时候,家里很穷,又处在偏远的乡村,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整个小学阶段,除了老师发的课本以外,能看到一本破旧的小人书,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偶尔有这样的机会,总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小学毕业,到镇上一所中学读初中。那时正是武侠小说盛行的年代,我也没有例外地迷恋上了金庸,梁羽生,《神雕侠侣》,《天龙八部》,《书剑恩仇录》,《云海玉弓缘》…..只要能找到的,我都要想方设法地借来欣赏。那时是没钱买书的,只有借着读,借来的书读起来很刻苦,往往彻夜不眠,甚至课堂上偷着看。因此学习成绩受到很大影响,由班级名列前矛而大幅下滑。终于有一天,我在课堂上正津津有味地读着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被班主任当场逮住了。班主任姓高,平时很慈祥,但那次他却异常暴怒,他把我的武侠小说撕的粉碎,然后把我拎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说的话。他说,“要是其他人,我也许不会这样,但你不一样,你很有天赋,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有出息的,我不能让一块好材料在我这儿给毁了!你自己好好想想,不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学,将来你能有什么出路!”那时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似乎就是读书求学,好象考上学,一切就都解决了。这次老师的话对我震撼很大,从那以后我从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那时有一种憧憬,感觉考上大学,有了工作,就能有钱去买更多更好的书来读了。于是我开始刻苦起来------拼命地学习,每天都熬到深夜,虽未曾悬梁刺股,但也多挑灯秉烛 。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一所省重点中学。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好,有图书馆,阅览室,但那时的目标只有一个------高考,所以虽然渴望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但还是尽量克制自己。尽管如此,高中三年还是读了不少中外名著,视野也渐渐宽阔起来,知道了曹雪芹,知道了巴尔扎克,知道了雪莱,知道了普希金……也许是因为读了这些的缘故,三年高中结束了,高考却不太理想,但毕竟也算是考上了,跳出了农门。这对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是很关键的------至少不需要在田间种地劳作了。
  从到外地读书开始,学习的压力减轻了,我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古典文学,诗词歌赋,无所不爱。背几首诗词,读几篇美文,感觉是一种别样的享受。两年中,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虽说不上博览群书,但讲起话来,也能够旁征博引一点了,偶尔灵感降临,也可以斯文一番,写上几句了,往往自我陶醉。
  参加工作以来,经济上宽松了一些,于是想起来去圆年少时的梦。购置了两个很大的书橱,每次遇到好书,总要买几本回家,但由于家庭的琐事,工作的繁忙,往往不能细细品读,就束之高阁了。尽管如此,也有一种自我满足-------也许算是自我解嘲:哪怕算是装饰书架了,想想总比装饰酒架要儒雅一些吧。
(太和县公司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