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条鱼》(作者:吴谦)

发布时间:2009/10/26 11:13:47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游荡在从前濠水里诉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鱼儿,幸福是在做好职业的同时体会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回溯两千多年前,如果用鱼水关系来形容当时的人和社会,人们对精神领域的追求甚高,生活在池塘里的人们——这些亦仁亦智的开心鱼,乐于在山水间流连实现了自身幸福,却因为掺进了过多的避世因素,难得像今天利用有限的职业生涯推动创新带动人群,这与“不敢为天下先”等束缚思想有很大关系,造成发展一度滞后。适逢人类已经跨入第二个千年,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被刻进新时代的幻灯片,我们一方面吸取涸泽而渔之类过度索取的教训,学习古人以清净的本性来生养万物,另一方面以进取的意识勇于把个人职业行为融化在推动身边发展进程,大家知道,当一切束缚发展的框框被彻底解放时,源头活水来了,清清的池塘唤来涌跃的弄潮儿,幸福指数迅速飙升为大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
  仅就职业而言,现在的职业海洋可谓千帆竞渡异彩纷呈,但并不是每一样职业都是“鱼儿”们的最爱,有的开始背负沉重沉入水中,各种择业烦恼应运而生,这时候,不妨看看《论语》中说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人如何面对职业的挑战依然保持心灵自由,于丹在评价《论语》时说过,这是本书教人如何获得幸福的方法,比得到知识更重要,《论语》中“乐“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孔子一生很注重礼乐教化,他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乐”二字,他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礼乐相亲的基本美学原则,另外,“乐”字也代表幸福和快乐,看来这种心态能帮人提升素养和仪容,远在仓颉造字的时候就注入了上述内涵,在《论语》诞生的年代,人们的职业分工不像现在这么细致,简单到“士农工商”四大类,古人很看重个人扮演“君臣、父子、夫妻”的角色,要严格按标准对号入座,如何对待个人职业行为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态度决定职业贵贱,做人决定做事成败”成为包围“鱼儿们”的水,所以人们纷纷效仿孔子的学生颜回“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如果剔除这面消极避世的因素,重视精神愉悦,看淡物质享受在今天仍有提升精气神的作用,是通向幸福决不可避让的路径。
  如何使自己幸福起来,本人觉得现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心态值得一学,做任何事都不会有负担,“have fun”(很高兴),是他们的一句口头禅,表达了一种幸福的初衷,当然,在如此活波的氛围下,人们的创造力会伴随幸福感一点一点提升为社会的综合竞争力,这种心态有点接近孔子及其门生对待生活的态度,排除为自己甘于贫穷找借口的因素外,把成功企盼稀释在平凡做事中,让心灵愉悦绽放在生活过程里,在现今的社会职业等各领域仍然具有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功效。
  如果我们能够从幸福鱼中汲取更多的快乐因子,就一定会及早完成幸福感的修炼,从而轻松度过人生的起伏,助推起我们的城市和家园尽早通达幸福的殿堂。(铜陵市公司 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