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心与心的交融,无语胜有声,宽容是仁人的虔诚,是智者的宁静。正因为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限。
宽容就是以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去面对人和事。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突然开悟。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当他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面对偷窃的盗贼,禅师没有责骂,也没有告官,而是以宽容的心胸原谅了他,禅师的宽容和原谅也终于换得了小偷的醒悟。
宽容是一种大度,是一种豁达;宽容能够容纳万物,宽容能够包含太虚。心旷为福之门,心狭为祸之根。心胸坦荡,不以世俗荣辱为念,不为世俗荣辱所累,就活得轻松、潇洒、磊落。心胸狭隘,一事不顺便心存憎恨,一句话不顺,就耿耿于怀,心灵上栽满荆棘,思想上遮满云雾,整日抑郁,常年忧虑,就无异于自戕自害。
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懂得宽容的人,堪称一个智慧的人。他总是使一些猜忌和误会消失于无形,由此避免了许多无谓的冲突和不良的后果。他能使自己心性平静、神采安逸。他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得失而心潮起伏,也不会因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更不会为了鸡毛蒜皮之事而争得你死我活、脸红脖子粗。他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善明事理,勇于开拓,他追求的是永恒的春天、快乐的人生。
没有宽容就没有友谊,没有善待就没有朋友。宽容和理解是一种力量,是朋友之间的桥梁和阳光。
生活中如果没有宽容,会使人处处碰壁,寸步难行。因为一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因此不可能一切都随心遂意,不可能让整个世界都随着你、顺着你。我们要说会宽容,要用宽阔的心胸去包容一切违逆和挫折,更要以宽阔的心胸去理解他人的误会和偏见。如果你宽容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胸襟豁达,适度地宽恕别人,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包容的人疼痛,疼痛在于委屈,但疼痛之后,收获的是一颗金子一般的心,一个豁达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能从大处着眼,或暂时抛弃个人的利益,生命就会多一分空间,多一份爱心。这恰恰是“心胸天地阔”思想境界较高的表现,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因素。“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能没有缺点,人的一生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别人有些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就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和宽容,使之避免再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同样应宽恕与容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能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援助,宽以相容是对别人的谅解,对自己的考验。为人宽容,我们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赢得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
桐城公司 江林